警惕!警惕!警惕!詐騙分子已將黑手伸向了未成年人!
從掃碼轉賬1.88元獲得588元到被騙253892元!
這過程究竟發生了什么?
大田鄭某(女,12歲) 8月15日 其在快手刷到一視頻稱可以領錢 并附有群聊二維碼 便掃碼進入該群 入群后 群內有一名自稱為菲菲姐姐群友 稱今天是自己生日 只要向其發送的二維碼 掃碼轉賬1.88元就可以獲得588元 鄭某掃碼轉賬1.88元之后 對方告訴鄭某 因其系未成年人 她的錢款導致對方的賬戶被凍結 要求鄭某拿監護人手機做擔保驗證 鄭某拿了監護人手機 并按要求下載一遠程操控軟件 導致其家長手機內的253892元被轉走
騙子眼中的未成年人
是單純好騙的代名詞 一兩句恐嚇就能糊弄
已經有不少詐騙分子 將黑手伸向未成年人 針對未成年人設計騙局!
1 免費皮膚“大陷阱” 宣稱免費贈送游戲裝備,再通過“激活費、認證費、驗證費”騙取未成年人錢財,誘導孩子用家長手機進行轉賬操作。 2 紅包返利“殺魚盤” 詐騙分子通過短視頻網站、聊天工具等渠道發布紅包返利虛假信息,誘騙未成年入群,隨后以手續費、轉賬費、紅包費等多種借口來進行詐騙。 3 “防沉迷”騙錢財 以“解除游戲防沉迷限制”為由,通過屏幕共享等手法,欺騙未成年人獲取其親屬微信或支付寶賬號及支付密碼來騙取錢財。
4 假明星發“假福利” 誘騙未成年人加入粉絲群,以打榜等名義進一步實施詐騙,不法分子經常以加入“明星粉絲QQ群”為誘餌,聲稱完成任務可領取禮品或明星簽名,誘導未成年人進行轉賬或刷單。 電子游戲快樂多,網上交友便利多,互聯網絡套路深。處在成長階段的孩子不應被詐騙分子傷害利用,希望家長多多關心孩子的動態,常態化正向溝通、交流、引導,避免孩子和家庭陷入此類騙局中。
警惕伸向未成年人的詐騙黑手,請做到“四不輕信”和“二保護” 1 不輕信任何宣傳免費送游戲皮膚或游戲道具的消息,不與陌生人私下交易,不隨意進行轉賬充值等操作。 2 不輕信“未成年人轉賬違法”等說辭,尤其是當對方提到轉賬時需提高警惕,及時告知父母以防受騙。 3 不輕信網絡上所謂“無門檻”“高收益”的兼職廣告,要求先付款后入職皆是騙局。 4 不輕信網絡上故意搭訕的陌生人。不輕易添加陌生好友,被拉入陌生群時應立即退群。 5 家長要看管好個人手機和支付賬戶,設置好開機和打開軟件的密碼,防止孩子使用自己手機轉賬付款。 6 家長和學校要加強教育和監護,提高未成年人反詐意識。加強對孩子反電信網絡詐騙知識的灌輸,提高孩子的自我防范意識和甄別能力。
||來源:大田縣反詐聯席辦
|